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推荐新闻Info
-
> 新型十六烷基胺无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界面性能及复配性能(二)
> 新型十六烷基胺无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界面性能及复配性能(二)
> 矿化度对含有氧丙烯链节和氧乙烯链节的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影响
> 基于微量天平测定人血白蛋白辛酸钠含量
> 微量天平应用:不同二氧化钛添加量对高温尼龙HTN颜色、性能的影响
> 什么叫界面?基于动态悬滴表征的界面性质精确测定方法
> 利用光诱导凝聚体施加毛细力实现精准定位,揭示染色质的黏弹性异质性
> 硝酸酯类含能粘合剂PNIMMO及推进剂组分的表面张力、界面作用
> 纳米乳液NR-A脱附除油机理及效果
> 纳米乳液的类型、制备、粒径分布、界/表面张力、接触角和Zeta电位
致密砂岩储层CO2-EOR项目研究重点与进展
来源: 《天然气工业》 浏览 174 次 发布时间:2024-08-23
随着致密砂岩储层CO2-EOR项目的不断增加,亟需对CO2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但室内实验难以观察到CO2与流体在孔隙通道中的动态过程,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则可以弥补传统实验和数值方法的不足。为此,围绕该方法在CO2-EOR研究中的2大重点——界面行为与受限空间运移行为,对包括萃取、溶胀、降黏、降低界面张力、最小混相压力、润湿性等6个方面界面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前人对CO2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在受限空间中运移行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分子动力学在致密砂岩储层CO2-EOR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①分子动力学能够很好地将CO2萃取原油中—轻烃组分的过程进行可视化,建议根据原油实际组分构成分析CO2的萃取能力,从而弄清CO2萃取原油中各组分的优先顺序及效率;
②有关CO2分子对原油溶胀降黏作用的研究,大多数成果中的原油组分体系较为单一,建议根据实际储层的原油组分,系统探讨高温高压条件下CO2的溶胀降黏作用;
③对于CO2与油水两相之间界面张力的研究更多是在体相中进行展开,而在纳米受限空间界面行为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④有关地层水在孔隙壁面的润湿性研究,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影响润湿性的机理尚不明确。
结论:
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性能的日益强大,该方法可以在更大尺度上进行复杂体系的计算,以其为基础的油藏、页岩油气藏CO2-EOR机理等研究将会取得较大的突破。